歷任理事長專訪 史欽泰院長《一輩子的科技管理》

《一輩子的科技管理》撰文 :張如心

史欽泰院長是在工研院院長任內,受當時的學會理事長鄧啟福校長邀請,繼任為理事長。史欽泰從研發單位的不同角度來經營學會,在他的兩屆任內,讓科技管理學會跨出以交大、新竹為主的地域範圍,成為全國性的學術團體。

他也設置了一系列的獎項,如:學生科技創新產品育成獎、科技管理碩士論文獎、科技管理獎章等,以突顯科技管理的核心價值。同時,藉著北中南各校輪流舉辦的年會暨論文發表,提升學會的氣勢和各方的參與度。目前,學會出版的『科技管理學刊』,有希望被列入國科會學術計點的重點刊物之ㄧ。

科技管理:『從無到有』的一切

史欽泰目前是清大管理學院的院長。他為『科技管理』的範疇下定義。他認為,科技管理包含從研發活動開始,到科技公司成立的初期,這個『從無到有』的所有相關議題,包括政策、產業與投資環境、所有配合的產業和服務,以及這家科技公司本身的管理等。所以舉凡政府的產業政策、創業投資基金,或創業育成中心的設置與管理等,都屬於科技管理的研討範圍。

這樣,就清楚的將科技管理和一般管理分別開來。一般而言,管理多半針對公司內的各功能執掌,如人事、財務、製造、行銷、物流等議題探討,但科技管理的重點則在於新創事業從無到有的那段期間,所牽涉到的所有配套需求。

照著史院長的定義,他一生的事業,都在從事科技管理。從當年在工研院協助聯電、台積電、台灣光罩等公司成立,之後又設立共同設計中心、創業育成中心、創投基金、開放實驗室等,都是孵育新創事業的工作,也是科技管理領域中,最核心的工作。

推動產學合作

現在的史院長,則致力於科技管理學會也最亟須的『產學合作』。他說:「企業必須是教育的一環。」他用台灣最熟悉的『製造業』,來比喻產業界和學術界的關係。

「企業僱用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,可說是學校的『客戶』。但是客戶可以從生產過程開始之前,就參與這『製造』過程,好讓學校訓練出來的學生素質和專業能力,符合企業的需求。因為企業將來的競爭力,是靠這些學生。企業不能在那裡等,」史院長說。

在提升『產品素質』這方面,企業可以做些什麼呢?「除了經費之外,還可以提供研究的方向,或者是藉著實際的案例,成為教授和學生學習的園地。」

史院長藉歐洲部長會議裡也把『產學合作』列為研討議題,來強調產學合作的長期影響力。「正向的產學關係,有長期正面的影響,但不是短期的。」他也指出,國際上水準一流的教授,也是和企業互動最好的教授。

促進知識經濟發展

科技管理也可以推動知識經濟,讓無形資產充分發揮它的價值。藉由科技管理,知識變為經濟活動,而不只是學術活動。

史院長舉工研院開放實驗室和創業育成中心為例,來說明科技管理活動,創造知識經濟活動的觀點。「我聽說,廠商一進駐工研院育成中心,他們的股價馬上漲一倍。這就是價值創造!」史院長微笑著說。這兩個機構的設置,都沒有動用到工研院的實質資源,卻充分運用了工研院的無形資產–名氣、公正性、管道、平台、品牌、知識等。開放實驗室和育成中心就是充分運用工研院累積的無形資產,幫助進駐的業者,馬上提升了投資人對他們的價值認定。


對史院長而言,科技管理是一輩子的志業。他從帶領『以培育產業為宗旨的高科技研究機構』,到現在帶領學術研究團隊,可說是一直在『科技管理』領域浸淫。從史院長的身上,讓人感受到投身科技管理領域的希望無窮,也看見實踐科技管理的成就和樂趣。


列印   Email